高二历史考生注意:1.木试卷分选择樾和非选择趟两部分。满分100分,劳说时阳75分钟。2、答趙前,考生务必用立径0.5毫来宋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嫉写清楚。3、考生作荟时,请将答策答在答瓶卡上。远择题每小题选出答聚后,用2B钻笔把苔短卡上村应題目的答策标号涂思: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思色丞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袋内作荟,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2第四单元至选择性必修3第四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清乾隆年间,松江朱泾镇商人通过“领料制”组织生产,即向农户发放棉纱回收坯布,再经染坊、踹坊等专业工场加工,从而完成“纺纱一织布一染色一碾压”的整个生产流程。这种模式使朱泾镇棉布年产量达2000万匹。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区A.商业资本渗人社会生产领域B.农村市场高度依赖城市贸易C.商人群体社会地位显著提升D.市镇的功能和区位规划明晰2.1899年,上海公共租界西扩至静安寺以东的区域,原本的郊野在20世纪20年代发展为繁华街市。租界内完善的道路、电力等基础设施以及娱乐设施的建设,产生强大的辐射效应,促进了周边区域的发展。这说明近代上海A城市化进程带有半殖民地化色彩B.民众生活条件大为改善C.城市的基本格局受限于地理位置D.市政管理水平显著提高3.宋时“国依兵而立,兵以食为命,食以漕运为本”,曾设“发运司”专管汴河(如下图)漕务。每年征调民夫疏浚河道,并修建斗门、堰闸调节水位,年均运粮量达600万石以上。北宋对汴河的管理邢州。青州邯o金州州河【高二4月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