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园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題范围: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在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到“好奇心”。他指出:“科学研究特别是基础研究的出发点往往是科学家探究自然奥秘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对科学兴趣的引导和培养要从娃娃抓起,使他们更多了解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形成一大批具备科学家潜质的青少年群体。”在基础研究和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如何突破底层认知局限、激发个体创造性思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好奇心是创新型人才的典型特征,也是基础研究的出发好奇心是指个体在认识世界过程中对未知和新异事物进行积极探索的心理倾向或内部动机。由于好奇心的点和原动力。驱使,个体在遇到新奇事物时,会主动提出问题,并产生通过实际行动解决问题的心理倾向。研究发现,好奇心不是少数人才具有的特质,而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禀赋,如同恐惧、焦虑等情绪一样,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既是本性使然,也是生存之本。在众多诺贝尔奖得主的获奖感言或传记中,人们无一例外地发现,好奇心是他们成功的内在动力,他们往往从孩提时期就对科学知识呈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产生热衷于非确定性、新奇感、复杂性以及探索的定势偏好,这种偏好是唤起和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驱力,促使他们在科学研究过程中产生无穷的毅力和耐心。因而,好奇心也是科学研究的原动力。好奇心在个体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能够被引导、激发,也能被限制、约束。好奇心虽然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但随着人的成长,在与他人,集体或社会互动过程中,好奇心会逐渐具有一定的目标性。例如,父母、老师、同件以及在生活中所接触到的其他社会成员或集体采取各种形式的奖技或认可,可能会激发个体对特定活动的好奇心,使其转化为求知激情、审美情趣和执着探索的精神,而各种形式的惩罚、排斥等卫性或隐性的规训可能会抹杀个体天生的好奇心,进而扼杀其创造力。(摘编自李珍《好奇心、创造性思维与科技创新)同其他动物一样,我们天生具有好奇的本能。好奇心激发青少年去发现我们生活的世界:哪些坚硬,哪些柔材料二:【高三2月质量检测·语文第1页(共8页)】新教材一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