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师联盟江西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来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4,本卷命题范围:选择性必修1十选择性必修2第一单元~第二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提出了“三才”理论,即天、地、人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还提倡因地制宜、合理密植、轮作等生态农业思想。这些内容折射出战国时期A.粮食生产开始受到重视®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升C.农民缺乏生态保护意识D.农业经营模式发生剧变2.有学者认为,九品中正制矫正了察举制高扬德行而引发的弊端,同时继承了察举制对违德行为的规约作用,即以清议干预仕途。德行上取“中”可以使大多数人做到遵循儒家的伦理规范,清议则更多地约束了不受规范的行为,一反一正的合力更为强烈。该学者认为,九品中正制A.忽视了对才能的考察B.有效地促进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C.缺乏周密的选拔程序②为维护政治统治创造了有利条件3,唐朝集体宰相制取代了汉朝领袖宰相制,然而三省之间常有政见冲突和推诿。贞观年间设立的政事堂把三省连为一体,成为唐朝最高决策机构,通常是中书令取旨后,于政事堂召开宰相联席会议讨论并综合整理成诏敕文书,然后奏闻画敕。这一举措A.映射出权臣擅权现象严重B,致使尚书省的政治地位下降C.有利于提升政府治理效能表明相权对皇权形成了制约4,北宋天禧元年(1017年)二月,宋真宗下诏:“别置谏官、御史各六员,增其月俸,不兼他职。每月须一员奏事…及三年,黜其不胜任者。”奏事的范围包括“诏令不允、官曹涉私、措置失宜、刑赏逾制、诛求无节、冤滥未伸”等。由该诏令可推知,宋真宗时期A.力求限制谏官的监察权B.台谏合一的局面已形成C.推行崇文抑武治国方略分化事权进而强化皇权【高二1月教学质量检测·历史第1页(共6页)】